之前在逛書店時看到了宮崎正勝所書寫的「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便隨手翻閱了一下,其中作者在前言的寫著這麼一段話 ─ 「餐桌上每日的料理與食材,由如人類歷史的重演…如此在享受餐桌上所重視的飲食軌跡之時,必能與慢食有所連結,也必能找回既有的飲食文化。」這也一直是我所認為可以解決食安問題的上策。
本次主角及其姐妹書~〈資料來源:金石堂書局〉
之前在逛書店時看到了宮崎正勝所書寫的「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便隨手翻閱了一下,其中作者在前言的寫著這麼一段話 ─ 「餐桌上每日的料理與食材,由如人類歷史的重演…如此在享受餐桌上所重視的飲食軌跡之時,必能與慢食有所連結,也必能找回既有的飲食文化。」這也一直是我所認為可以解決食安問題的上策。
本次主角及其姐妹書~〈資料來源:金石堂書局〉
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南瓜籽油。
南瓜籽在日常生活裡被很多男性當作聖品,所以有些人會烤南瓜籽吃,有些人則去買補充品〈類似於魚油類的產品〉,更有些人直接買南瓜籽油回來做為烹調用油,而主要的箇中原因是 ─ 「據之前研究所說,南瓜籽對攝護腺很好。」這一次便以此為出發點,翻閱了以前與近期的文獻來了解討論一下南瓜籽到底對身體有甚麼好處,而適合的量到底是多少。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裡討論一些飲食相關的書籍,以後當然還是會持續地有這種書籍的專題,每次都討論很深入的營養學話題和機制原理,其實並非只有親愛的讀者你們討厭,整理的我也常常感到厭煩。以後決定我會不定期地跟大家討論一些飲食、食品或農業相關的書籍〈保健系列可能會不大常見〉,如果您是這方面的專家,也不妨提出一些有趣的意見或話題來討論,有很多時候我需要你們的一些回饋。
備註:當然我不一定會接受任何您負面或正面的訊息,甚至對您的意見嗤之以鼻,但請相信,不管我及其他讀者對這些若大若小的回應抱持甚麼樣的心態,我都由衷地感謝您發表出自己的意見。因為這不只是勇敢,更讓我相信有一群朋友也同我一樣關心著這些議題,並同意從這些角度讓世界變地更好。
很久很久以前〈去年十一月吧!〉有跟大家提到運動與營養補充之間的相關性,這一次將會再深入一點探討,當我們運動完後該如何吃,才能夠將熱量和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攝取足夠而不至於過量。
首先稍微複習一下運動後吃東西〈補充營養〉是為了甚麼?最主要的功用有兩個 ─ 第一: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讓肌肉裡因運動消耗完的「肝醣」〈肌肉內儲存的能量〉補充回來,讓我們的身體不容易疲累。第二: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來增強肌肉組織。但多少的碳水化合物才能讓我們肌肉內的肝醣給補足?又多少的蛋白質可以讓我們的肌肉增強?這些食物又該在哪些時候吃呢?底下將逐一詳細介紹。
前一陣子到復健科病房訪視,發現有個中風的年輕病人並沒有高血脂、高血壓抑或血糖控制很差的狀況,在眾人疑惑造成個案中風的主要原因為何時,最後發現個案因基因關係,血中的「高半胱胺酸」比一般人高。
「高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tHcy〉在血中的含量較多,稱作「高半胱胺酸血症」,被視為一種造成心血管、腦血管疾病或失智症的危險因子(Homocysteine Studies 2002, Korczyn 2002),而減少血中「高半胱胺酸」最適合的方式之一就是攝取足夠的「葉酸」〈Folate,也稱為維生素B9〉。不過多少的「葉酸」是我們目前所建議的攝取量;除了基因表現較為特別的族群之外,還有哪些族群又得增加「葉酸」攝取呢?2014年有學者針對德國「降低葉酸建議攝取量」一事,發表了篇文章討論適合的葉酸攝取量,來爭論德國所做出的建議是否適合(Obeid, Koletzko et al. 2014),本篇文章便以此為主軸跟大家討論適合的葉酸攝取量。
曾與幾個朋友聊天的時隨口脫出了 ─ 我實在不是個喜歡運動的人。但馬上就被「運動人」〈Sporty guy〉用白眼直接地吐槽說 ─ 有誰會喜歡把自己搞得又臭又濕的「運動」呢?或許運動真不如我想像中那麼討某部分的人所喜愛,即使運動所刺激出來的腦內啡〈會讓人產生愉悅快樂感覺的賀爾蒙〉有時真會讓人無法抗拒,但想大多的人都像我依舊比較喜歡躺在沙發上吧!「不運動」也確實是我在營養諮詢門診上遇到的大宗問題之一。反過來想,我們究竟得用甚麼樣的方式與溝通技巧來讓人們愛上運動呢?這變成了我近期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是否我們這些營養師得讓「運動」變地不再只是「運動」而已。
明列子〈羅勒籽,九層塔籽〉可能致癌的相關原因在於含有Allylalkoxybenzene 的衍生物 ─ Methyl Eugenol, Estragole,1999年的文獻中曾總合了許多Estragole 與其代謝物為一種促癌物質的實驗數據﹝1﹞。而Estragole並非只有存於明列子之中,也存在許多香料裡,其中包含了羅勒、茴香、龍蒿等香料之中,這些香料是否致癌的問題在許久之前已有許多學者討論,從中挑出歐洲與美國兩地的文獻各一篇來討論Estragole 致癌劑量,從而推測「明列子」是否為一種致癌物?劑量為何?
其實我不大會分明列子與山粉圓〈圖片來源:攜手健康網〉
這次要介紹的益生菌是 ─ Lactobacillus casei〈乾酪乳酸桿菌,底下簡稱C菌〉,這株菌在之前的實驗中顯現出了緩解便秘、預防胰島素抗性與調整免疫系統的功用。每當述說起某株菌的學名時大家或許都覺得他們是很厲害而遙不可及的東西,但講起某種產品時大家就反來覺得親近可人,其實這株菌就是便當的好朋友 ─ 養樂多 裡飽含的菌株,底下將為大家整理該株菌在實驗裡所具有的效果。
最近服貿正夯,臉書上大量網頁轉發相關於服貿的訊息,其中對醫療業最具相關性的就是第三場公聽會,內容十分有趣。我想大家應該已經厭煩了服貿的相關訊息,在這裡我也不打算提及任何「服貿內容」,只是想要跟大家聊會議中所遇到的一個問題 ─醫療該被視為一種可貿易的生意嗎? 來跟大家討論。〈這篇文章絕對不會提及任何贊成或反對服貿立場的意見,如果你期待從這裡看到相關於服貿的消息,請打退堂鼓。這裡所討論的「醫療」跟「服貿的醫療」定義不同。〉
在這益生菌商品琳瑯滿目的時代裡,學會挑選適合自己身體的益生菌保健品幾乎可說是現代生活的基本常識,但我們該如何在看不懂的菌名裡作選擇呢?接下來的幾個禮拜五將會挑選幾種常見的「益生菌」來為大家介紹。
在許多科學家眼中,腸道內菌叢的變化影響著許多疾病的發生與症狀的表現,他們大多認為人體內的菌數比身體上的細胞數更加可觀,某方面說來,腸道內益菌與壞菌的失衡才是造成身體疾病發生的主因。
但身體內的菌叢我們能怎麼樣去照護而使身體更加健康呢?如果從飲食的角度著手,我們可以透過益生質、益生菌與正常飲食來保衛腸胃道裡的益菌並擊毀腸胃道裡的壞菌。以下將逐一介紹。
這陣子發現周邊便秘的人其實不少,大多的可能原因都是壓力過大、工作太忙而錯過便意、喝水太少與吃過少的纖維。其中纖維攝食量過少〈適當攝取量為一天20 g 或每1000大卡要攝取到10克的纖維。〉是現代大多人的通病,也是造成便秘的主因。今天就來聊聊膳食纖維吧!
前一陣子在中秋節烤肉會上,沉默大口吃肉的我,
莫名地因為「營養師」這個職稱而被訓話了一頓,
大部分人認為的「營養師」,
就是坐在食物前低頭計算熱量而完全不敢吃的神經病。
事發之後,我便一直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是「營養師」?
也因此在臉書上公開發文及私底下詢問大家的意見為何。
當然大家的看法與意見很多,裡面包括了 ─
醫院NPC、萬能的科技食品技師、
減重顧問、教別人怎麼吃維他命、
高級幫廚和不知道…等等,